以砝碼為例,首先將秤體有效稱量段現(xiàn)場實測值、秤體最大輸送能力、標定砝碼重量輸入到二次儀表參數(shù)中,將標定砝碼加在秤體上以最大速度起動秤體,在二次儀表上選擇自動校驗方式。在此工作中,我們必須熟練掌握理論計算值,用理論計算值與二次儀表檢測顯示值比較,計算出定量給料機的偏差值=[(儀表顯示值-理論計算值)/理論計算值] ×100%。通過修改偏差系數(shù)(舊系數(shù)/儀表顯示值=新系數(shù)/理論計算值)來修正,使定量給料機流量顯示值等于理論計算值。理論計算值流量Q(噸/小時)=皮帶秤速度(米/秒)×砝碼重量(千克)/有效稱量段長度(米)×3600/1000。如果理論計算值與二次儀表檢測顯示值相差很大,我們可以判斷二次儀表出現(xiàn)問題,可對二次儀表進行檢查修復(fù)。要求量程校驗進行三次,并對參數(shù)進行記錄。最后核實理論計算值與設(shè)計最大輸送能力是否相符,不同時應(yīng)檢查有效稱量段的參數(shù)檢查二次儀表,重新標定直到相同。
定量給料機量程標定完成還不能說定量給料機就已準確,我們還要進行觀察校驗。待定量給料機投入運行時,在正常喂料情況下讓中控操作人員保持喂料給定不變。我們到定量給料機的運行現(xiàn)場,用秒表測出皮帶運行速度并與二次儀表速度顯示核實。而后測量皮帶上物料的上底寬度、下底寬度和料層厚度。以上測量工作必須兩人完成注意安全。用所測數(shù)據(jù)按照梯形計算面積,按1米物料長度算出所測物料的體積,再乘以物料的容重就可算出皮帶上每米千克數(shù),然后用皮帶的每米千克數(shù)乘以皮帶的速度(米/秒),最終計算出定量給料機的實際流量值(噸/小時)。將此值與二次儀表流量顯示核實與中控給定流量核實,偏差太大要重新組織對定量給料機進行檢查和標定。偏差小可再調(diào)整二次儀表參數(shù)進行修正,最終達到三值相同,這時我們才能肯定地說定量給料機已標準,經(jīng)得起推敲經(jīng)得起驗證。
聯(lián)系電話
微信掃一掃